脑动脉供血区图谱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如何根据病变部分判断责任血管对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3张图展示了不同层面不同功能区域的责任血管。
图1 大脑矢状位外侧面图
图2 大脑矢状位内侧面图
图1、2显示的是三大大脑动脉的分布模式。
❖ 大脑前动脉:皮质支供应顶枕沟以前大脑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的一部分和额、顶两叶上外侧面的上部;中央支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和内囊前肢。
❖ 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供应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大脑半球内侧面顶枕裂以前皮质和胼胝体;额中回上缘、额上回、中央前后回上1/4、顶上小叶及眶部内侧半等区域。中央支供应前连合外侧部、壳核大部、苍白球外侧段、部分额叶眶面皮质、外囊、尾状核头及体部(除前下部外)、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和后肢前部。
❖ 大脑后动脉:皮质支供应颞叶内侧面和底面及枕叶,包括海马旁回、梭状回、颞下回、舌回、穹窿回峡、楔叶、楔前叶后1/3及顶上小叶后部。中央支供应丘脑、下丘脑、底丘脑、膝状体、侧脑室及三脑室脉络丛。
图3 延髓下部层面
图4 延髓层面
图3、4显示的层面主要是延髓和小脑血管供应区域。
❖ 脊髓前动脉:供应脊髓前2/3,闭塞可引起病灶水平以下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分离性感觉障碍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 脊髓后动脉:供应脊髓后1/3,闭塞可引起病灶水平以下深感觉障碍。
❖ 基底动脉:后部分支供应延髓内侧,闭塞可引起同侧舌肌麻痹和萎缩,对侧上下肢中枢性瘫痪以及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丧失,即Dejerine综合征。
❖ 小脑后下动脉:供应延髓,闭塞可引起延髓背外侧综合症;供应小脑半球的下面以及扁桃体,闭塞可引起同侧肢体共济失调。
图5 小脑桥脑脚层面
图5显示的层面主要是小脑血管供应区域。
❖ 基底动脉:供应脑桥及小脑中脚,闭塞可引起桥脑中部基底综合症。
❖ 小脑前下动脉:供血小脑下部的前侧及脑桥下1/3,闭塞可引起桥脑基底外侧综合症。
❖ 小脑上动脉:供应中脑尾部和小脑后部,闭塞可引起桥脑被盖上部综合症。
❖ 小脑后下动脉:供应小脑蚓部,闭塞可引起躯干共济失调。
图6 下颞叶层面
图6显示的层面主要是颞叶、脑桥、小脑蚓部、小脑半球等血管供应区域。
❖ 大脑中动脉:其颞下分支供应颞上回,闭塞可引起Wernicke失语;供应颞中回,闭塞可引起命名性失语;供应颞下回,闭塞可引起共济失调和平衡失调。
❖ 脉络膜前动脉:供应内侧颞叶,闭塞可引起神智、情绪、记忆异常,或者癫痫发作、嗅幻觉和味幻觉。
❖ 大脑后动脉:其颞下分支供应颞下回,闭塞可引起共济失调和平衡失调。
图7 脑干层面
图7显示的层面主要是直回、眶回、中脑、海马等血管供应区域。
❖ 大脑前动脉:其皮质支眶额动脉供应直回及眶回,闭塞可引起对侧中枢性面瘫和上肢瘫,下肢无瘫痪。
❖ 脉络膜前动脉:供应内侧颞叶,闭塞可引起神智、情绪、记忆异常,或者癫痫发作、嗅幻觉和味幻觉。
❖ 大脑后动脉:其皮质支供应枕叶视皮质,闭塞可引起皮质盲;脚间支供应中脑的基底部大脑脚的髓内,闭塞可引起Weber综合症;四叠体动脉供应中脑顶盖部,闭塞可引起Parinaud综合症。
图8 基底节层面
图9 基底节上部层面
图8、9显示的层面主要是额叶、颞叶、枕叶、基底节、胼胝体压部等血管供应区域。
❖ 大脑前动脉:额极动脉供应额上前回的内外侧面,闭塞可引起精神障碍和对侧手部强握反射。胼缘动脉供应额上回的前内侧面及额叶内侧面,闭塞可引起对侧下肢瘫痪及皮层感觉障碍,同时伴有排尿困难。
❖ 内侧豆纹动脉:为大脑前动脉的中央支,其返支(Heubner 动脉)供应纹状体前下部、尾状核头及内囊前下部,闭塞可引起额性共济失调、对侧中枢性的面舌瘫及上肢瘫。
❖ 外侧豆纹动脉:为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供应前连合外侧部、壳核、苍白球外侧段、部分额叶眶面皮质、外囊、尾状核头及体部(前下部除外)、内囊前肢和内囊膝部和后肢前部,闭塞可引起对侧上下肢偏瘫而无感觉障碍和偏盲。
❖ 脉络丛前动脉:其中央支供应内囊后肢的后下部和苍白球,闭塞可引起对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
❖ 大脑后动脉:其深穿支有丘脑膝状体动脉、丘脑穿动脉、脉络膜后内侧、脉络膜后外侧等供应丘脑。丘脑膝状体动脉供应丘脑枕、内外侧膝状体。脉络膜后内侧动脉供应丘脑内侧核后半部分以及内侧膝状体。脉络膜后外侧动脉供应丘脑枕及外侧膝状体。丘脑穿动脉供应丘脑内侧核前半部分、丘脑枕以及外侧膝状体。丘脑膝状体动脉闭塞可致丘脑外侧核受损而引起丘脑综合征。丘脑穿通动脉闭塞可致丘脑外侧核前半部受损而引起红核丘脑综合征。
图10 侧脑室体部层面
图11 侧脑室顶部层面
图12 半卵圆中心顶部层面
图13 颅顶层面
图10-13显示的层面主要是大脑皮层血管供应区域。
❖ 大脑前动脉:顶动脉供应旁中央小叶和中央后回1/3,闭塞可引起对侧下肢痉挛性瘫痪、感觉障碍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楔前动脉供应扣带回后部、楔前叶的前2/3以及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上缘。
❖ 大脑中动脉:额升动脉供应额中回,闭塞可引起眼球同向运动麻痹,两眼向病灶侧注视及书写不能。中央前沟动脉供应运动前区,闭塞可引起肌张力增高,出现强握反射;供应Broca区,闭塞引起运动性失语(优势半球)、意识障碍、病灶侧一过性视力障碍;供应中央前回下3/4,闭塞可引起对侧面肌、舌肌麻痹,上肢单瘫。中央沟动脉供应中央前回中下部,闭塞可引起以面部和上肢为主对侧偏瘫;供应中央后回受损,闭塞可引起瘫痪侧感觉障碍。顶前动脉供应顶上小叶前部和缘上回一部,闭塞可引起对侧偏身感觉障碍。顶后动脉供应缘上回及顶上小叶下缘,闭塞可引起失用征。角回动脉供应角回和顶上小叶后部下缘,闭塞可引起Gerstmann综合征及“四失征”。
❖ 大脑后动脉:其距状沟动脉和顶枕动脉供应楔叶、舌回和楔前叶。楔叶病变会引起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舌回病变会引起对侧同向性上象限盲。
相关阅读
最全脑血管供血区图谱:脑动脉供血区篇
临床上,对脑血管供血区的掌握很重要,它可以帮助识别动脉供血区和静脉区梗死,同时有助于区分梗死和其他脑部病变。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图片和实例来学习下(前方多图,建议在 WIFI 条件下阅读)。
图 1 脑动脉供血区图
注
(1)小脑后下动脉(PICA,蓝色):PICA 供血区位于小脑后枕部,与位于侧面的小脑前下动脉(AICA)供血区域(紫色)处于平衡状态。PICA 供血区越大,AICA 供血区越小,反之亦然。
(2)小脑上动脉(SCA,灰色):SCA 供血区位于小脑上和小脑幕表面。
(3)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分支:这些分支供应延髓(浅蓝色)和脑桥(绿色)。
(4)脉络膜前动脉(AchA,蓝色):AChA 供血区包括部分海马,内囊后肢,向上延伸至侧脑室中央部外侧区域。
(5)豆纹动脉(LSA):外侧 LSA(橙色)是大脑中动脉(MCA)的深穿支动脉,供血区域包括大部分基底神经节;内侧 LSA(暗红色)起自大脑前动脉(通常是 A1 段)。Heubner 动脉是最大的内侧豆纹动脉,供应尾状核头前内侧和内囊前下部。
(6)大脑前动脉(ACA,红色):ACA 供应额叶和顶叶内侧面,胼胝体,基底节和内囊前部。
(7)大脑中动脉(MCA,黄色):大脑中动脉的皮质分支供应半球的侧面,除前额叶和顶叶内侧(大脑前动脉)和颞叶下部(大脑后动脉)。
(8)大脑后动脉(PCA,绿色):P1 段从 PCA 的起点延伸到后交通动脉,构成 Willis 环。丘脑穿通动脉起自 P1 段,供应中脑和丘脑,向中脑和丘脑供血。PCA 的皮质分支供应颞叶,枕叶内侧面、下面,视觉皮层和胼胝体压部。
图 2:红色:内侧豆纹动脉;黄色:外侧豆纹动脉;蓝色:脉络膜前动脉;绿色:大脑后动脉穿支动脉(P1 段)
图 3 左侧 PICA 供血区的梗死,椎动脉夹层(蓝色箭头)引起
图 4 左侧 PICA 供血区的梗死
单侧 PICA 供血区梗死,其内侧界位于中线,清晰锐利,因为上蚓支呈矢状位走形而不穿过中线。梗死晚期,界线模糊。
在早期阶段,水肿可越过中线,造成诊断困难。脑桥水平的梗塞通常位于旁正中,边界清晰,因为基底节的分支矢状位走形而不穿过中线。双侧梗塞很少被观察到,因为这些患者的生存时间太短,但是小的双侧梗死有时可看到。
图 5 SCA 供血区的小脑梗死和 PCA 供血区的脑干梗死
图 6 ACA 供血区梗塞
A1 段:从起始部到前交通动脉,发出内侧豆纹动脉(尾状核头和内囊前肢的下部);
A2 段:从前交通动脉到胼周动脉和胼缘动脉分叉;
A3 段:主要分支(额叶内侧,顶叶上内侧,胼胝体前部)。
图 7 海马区梗死,部分 AChA 和 PCA 区梗塞
多数脉络膜前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极少部分起源于大脑中动脉,其供血区包括部分海马,内囊的后肢,向上延伸至侧脑室中央部外侧区域 ,AChA 梗塞时很少整个区域受累,内囊后肢也接受来自外侧豆纹动脉的血供。
图 8 MCA 区梗塞,外侧豆纹动脉区也有受累(橙色箭头)
MCA 包括皮质支和深穿支(外侧豆纹动脉)。
图 9 豆纹动脉走形
内侧豆纹动脉是大脑前动脉 A1 段的分支,其供应基底核的前下部,还与 Huebner 回返动脉一起供应内囊的前肢。
外侧豆纹动脉是大脑中动脉 M1 段的分支,其供应尾状核头、体的上部,苍白球和壳核大部分,还供应内囊前肢和内囊后肢的部分。
图 10 豆纹动脉深穿支供血区出血性梗死
图 11 左侧 MCA 供血区梗死,有广泛的脑回样强化(过度灌注),有时这种过度灌注可能会导致与肿瘤的强化混淆
图 12 左侧枕叶视皮质梗死
图 13 左侧 PCA 供血区梗死,注意左枕叶区域的灰/白质分界消失
PCA 深支或近支栓塞会导致丘脑和/或中脑以及皮层的缺血;
PCA 浅支或远支栓塞仅累及皮质结构;
只有约 5% 的缺血性脑卒中涉及 PCA 或其分支。
9. 脑动脉供血区异常情况
通过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可以直观显示各动脉灌注区,这在某些脑血管疾病,如急性卒中,大动脉阻塞性疾病和动静脉畸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血液动力学信息。
图 14 左右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灌注区域
图 15 左侧腔隙性梗死,全脑灌注正常
图 16 左侧分水岭梗死患者,左额叶皮质梗死(箭头),注意左额叶由右侧颈内动脉供血,脑灌注有变异
图 17 多发性脑梗死,注意左枕叶梗死(箭头)也在左侧颈内动脉灌注区,椎动脉未参与供血
大家都在看